半岛职场故事:学会相信领导也是很重要的李良伟是一家投资公司的事业部总监助理,任职六年,一直兢兢业业,对本部门以及其他部门中的问题都积极地献言献策。他雷厉风行、高效率的作风让很多人佩服,公司大部分人都知道事业部有他这样一位能人。前不久,公司筹备2009年的上市计划,事业部总监被调任,职位悬空,公司准备在该部门中级岗位的人员中选择继任者。在几位候选人中,大家一致认为无论是从能力还是资历上,李良伟最占优势,因此都很看好他,更有一些同事开始称呼其为“老大”。虽然表面不动声色,但李良伟心里还是在暗暗自喜。六年的努力终于要登上新的台阶。然而,当人事任命发布下来时却出乎大家的意料,项目经理王中鹏被提拔为总监。李良伟很是沮丧。丢面子不说,他不明白公司为什么会选择一个到公司才三年的人。当然,也许王中鹏的能力不比自己差,但对公司业务规划的了解肯定没有自己强呀!“我一直做总监助理,对事业部各个项目都很了解,为什么会选他?”
对于王中鹏来说,三年的时间里从策划主管到项目经理,现在又被提升为总监,职位和薪水在飞速上升,何况他才28岁。他的职业发展跳跃式完成,但这样的提升不能简单归结为“运气”二字。各种大小的比赛常常会在最后杀出一匹黑马,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获得胜利。支撑黑马赢得胜利的,肯定还是步步而来的实力。刚进公司时,王中鹏负责项目的营销、策划部分。初入公司时,正赶上部门竞标一个大客户的两个项目。客户在市场拥有很高的声誉,接下这两个项目对提升公司形象有重大的作用,所以集团公司对这两个项目很重视,应标方案由事业部负责进行。其中一个项目是公司的专长,比较有把握,而另一个项目则相反,公司没有专业的执行经验。在众多高手面前,事业部的获胜率较低。于是,公司的指示是尽力争取,就算拿不到项目也要有出色的表现,给客户留下好印象。
要做一个失败的项目,我们必须维护公司的形象。没有人赞扬它。相反,如果评价不好,就会惹恼老板。当时,部门里没有人敢回答。虽然李良伟也遇到过类似的情况,但他并不完全确定。此时,善于策划的王中鹏站了起来,表示愿意做好招标工作。经过四个月的艰苦准备,当招标结果公布时,大家都很惊讶。这两个项目都是该公司赢得的。集团公司非常高兴。他不仅举办了一次特别的庆祝会,还直接提拔仍在试用期的王中鹏为项目经理来管理这两个项目。“烫手的山芋”,在某种程厦上说就是机会半岛·综合体育(中国)官方网站。一方面,你是在向领导表示能够挑战困难,能够为公司的利益考虑,这是向领导表“忠心”的机会半岛·综合体育(中国)官方网站。李良伟和王中鹏并不软弱。从公众的角度来看,李良伟的资本更占主导地位,但他在那里失去了。如果王中鹏不成功,李良伟的表现则无可厚非。
然而随着王中鹏的成功,李良伟这个原本在部门中很被看重的人物,在领导眼早却成了反面教材。李良伟作为总监助理,监督执行的能力很出色,但作为总监,他的能力还不够。对于总监,除了要具备对内的统筹管理能力,还需要拥有对外进行业务拓展的能力。企业的业务和产品一样,有一定的“生命周期”。一般的,公司的业务有强势的和弱势之分,企业不仅需要将现有业务执行完善的人才,也需要拥有创新能力、能够帮助企业拓展市场、提高竞争力的人才。王中鹏所接的项目,原本在企业中处于弱势,然而通过项目执行,同类行业的客户都愿意将类似业务交给公司来做,帮助企业实现了利润的增长,扩大了影响力。而且公司正力争上市,出色的项目执行能力和业务拓展能力,自然使他占得上风。
李良伟作为总监助理半岛·综合体育(中国)官方网站,对于公司、部门中的管理有着诸多的看法,经常拉着同事来讨论。通过这种方式他抒发了郁闷,也在同事的不断点头中获得了成就感。然而,这并不能促进公司的改变,反而让总监和公司领导不满,认为其自负、好大喜功,不足以信赖。职场就是这样残酷,每一步都要走得小心些,不能太露锋芒,也不能太过软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