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岛弱者内卷强者外卷客户表示希望第二天就看到广告文案的初稿,当同组所有人都默认要熬夜加班时,名叫八月的女生当着客户的面直接放话:“我从不通宵。”让人目瞪口呆。
当所有人质疑时,八月却以超高效率按时提交了她的文案并获得好评,也证明了,准点上班、准点下班,依然可以有高效产出。
在有选择的时候去做自己的选择,在有能力的时候提升自己的能力,自信与从容,是对抗内卷最好的方式。
但我们的生活并没有因此而“不卷”,打开新闻,到处充斥着“招保姆需要清北学历”“幼儿园孩子简历吊打成年人”的新闻屡见不鲜。
“卷”进去的人,被裹挟着去做自己本不想去做的努力,在自己并不喜欢和擅长的事情上浪费了无数时间精力,最后大多沦为内卷的“陪跑者”。
也有把自己逼到极限后侥幸胜出的“卷”王,换来的却是与付出不相配的回报,越努力,价值感和幸福感反而一降再降。
周遭的氛围,年龄的焦虑,社会的评价,将我们逼到了宁愿累死自己也要卷死别人,宁愿自损一千也要伤敌八百的处境。
我恨你抢先实现了我的理想, 我恨你优越的生活, 我恨你竟然有了光明的前途。 我也恨我自己懦弱, 恨我自己运气不够,才能不够。 我把对我自己的恨一并给你,全部用来恨你。
每个人都在自我怀疑,自我否定、迷茫痛苦中煎熬度日,久而久之,不用别人动手,自己就被无数“别人家的员工”“别人家的父母”“别人家的孩子”比死了,被自己的负面情绪耗尽了。
卷到最后,弱者依旧是弱者,而所谓的强者,也不过是相对于弱者强一点,既无力改变世界,也不再拥有自我。
“年轻人不要过度努力,太过于拼搏的话,也是有伤害的。必须得现实的研究你自己,你的机会是在哪?”
有效的努力是要安放在正确的赛道。如果蒙着头跟风内卷总无收获,或许你应该降低内耗,试试“外卷”。
时间回到2005年,中国电商由某宝、某东两大巨头分庭抗礼,营销模式逐渐成熟,市场扩张几近饱和,很难再有其他电商分到一块蛋糕半岛。
一个年轻人却盯准了三四五线城市、乡镇中低收入人群的购物需求,以及普通人“实惠”的消费本性,以极低的价格,“拼”的砍价模式,打通了人口基数最大、面积最大、潜力最大的下沉市场。
他以“消费升级不是让上海人去过巴黎人的生活,而是让安徽安庆的人有厨房纸用、有好水果吃”的理念,带领某多多杀出重围,创立不到3年就赴美上市,6年时间内用户年活跃度超越某里半岛,成为了中国活跃买家数最高的平台。
当其他电商回头效仿某多多,抢夺下沉市场消费群时,某多多又强势出海,推出了海外版某多多“Temu”,上线两天,就成为了谷歌商店下载了排名第一的购物APP。
如果说内卷是拼命瓜分一块蛋糕中越来越小的那一口,那么外卷并不是在如何“瓜分”上拼个你死我活,而是把蛋糕做大,或者,另外找到一份蛋糕。
每突破一个盲区,你就会突飞猛进一次,在新的赛道上,标准皆由你定,哪怕是卷,也是自我驱动,进一寸有进一寸的欢喜。
困于“非赢即输”的执念中,盲从跟随,拒绝改变,攻于算计,自我消极,这就是典型的弱者思维,也很难让有作为。
选择外卷的人,早就不再被环境和情绪所左右,向内,他们始终关注自身的初心、理想,向外,他们寻求达到“突破”和“共赢”的最佳方式。
九原县县长曹立新为了让更多的企业家投资本县,甚至“不讲武德”,不仅让人在关键路口拦截了本打算去光明县考察投资的商人,还让人偷偷在饭桌上“架”走了和光明县洽谈的企业家。
他约上曹立新,向他提议,不如两个县合作,把相似项目合并在一起,减少“窝里斗”带来的恶性竞争,共同招商引资。
强者外卷,关注的只有问题的有效解决,做事的结果也是围绕自己的目标,就不会把精力放在乱七八糟的事情上。
我们似乎从孩童时就被灌输了,追求成功,必须“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的警示良言半岛,这让内卷显得那么理所当然。
但在内卷中,我们却忽略了成功的定义,反而是为了迎合他人眼中的努力,达到别人定义的成功,一点点自我损耗。
诚然,我们依旧身处一个竞争激烈的社会,但外卷的人,不是现有制度的叛逆者,他们只是明白,当改变不了外部环境的时候,还可以改变自己。
改变自己的工作方式,改变自己的努力方向,改变自己的焦虑心态,最重要的是,知道人生的价值究竟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