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岛一城江山海!老黄埔的天花板怕是得易主咯在广州海丝城范围内(老黄埔片区),它比城市之光还要大,仅次于茅岗西片旧改项目富颐华庭(240万方),几乎是沙步旧改黄埔新城的一半。
巨型体量之下,内部光是教育设施便规划有15处,加以其余公服设施、产业配置以及商业地标群,已然不是普通大盘可相比。甚至,还拥有市区极为稀缺的南向江景资源,即便是站上10万+/平的琶洲,也仅是北向望江。从本质来看,它的存在,本身就是一座超级未来大城。
最直接的半岛,拿12公里以外的金融城来看,同是南向江景,鹏瑞壹号等高端盘卖到20万+/平,足以见价值之高。
至于双沙项目所在的珠江黄埔段,不太被人熟知,其实江景资源甚至优于上述板块。珠江东十公里黄金岸线公里,岸线米。其中流经广州主城区段江面最开阔的区域,便是黄埔段。再加上,黄埔处于珠江北岸,南向江景资源,相比海珠北面望江,景观面更好,价值更高。
黄埔沿江自立“山头”居多,土地收储相对困难,各类难啃物业犬牙交错,开发难度堪比登天。解决如此棘手的难题,不能只靠朝夕之功。可见,广州海丝城的宏大构想,必然是需要长期攻坚的战略规划。值此背景,双沙入市,实则肩负着重要时代使命。
犹记得,上月小K曾陪同双沙朋友摇珠分房,主角是首开复建区2#地块,共计8栋住宅楼及1栋配套幼儿园。
该地块共有1400余套房源,现场看到,正在建设的回迁房已经封顶,项目进度如火如荼。这一天,实在等得太久了。
项目以“海丝国际创新城”为理念,重点在产业升级、宜居宜商、改善教育、生态文明、文化传承五个方面进行改造。同时,还将是集总部办公、研发孵化、商业服务、娱乐休闲、高端居住及SOHO公寓六大功能为一体的生活大城。犹记得,初步规划还透露,它将沿着黄埔东打造70-190米高的地标群。而于上年4月,商业最高容积率被调整至10,甚至高于知识城内的知识塔(容积率8.9),后者高度为330米。换言之,未来在此的地标建筑或将超过300米,成为老黄埔最高建筑,也不足为奇。
与传统建筑立面相比,一体式公建化立面能有效减少建筑形体系数,以往常见于全球标杆豪宅,如全球十大豪宅之一的纽约One57、上海汤臣一品等半岛。光靠标杆级的立面设计,足以让其在城市天际线中脱颖而出。
根据实施方案,融资住宅共7个组团,占地面积约21.49万方,计容总建筑面积约82.32万方,供货量预估8000套左右。据说,它将以全新产品系呈现,在产品设计、生态环境、配套水平等多个层面,均作出全面升级。
在钢筋丛林的老黄埔旧改竞争中,它,必然是不一样的存在。从地段上看,项目是临港经济区的重要功能节点,有地铁5号线号线经过,双地铁站护航,交通条件优越。离地铁站最近的融资组团,走过去双岗站,大概也就十分钟,相较周边珠江村、新溪村等来说,近得多了。同时,它还有一个无法忽视的优势——大型商业综合体。可见,双沙并不只是给老黄埔补货、涨涨声量那么简单。更重要的是,能进一步补上老黄埔缺乏商业的短板,让老黄埔能持久地火下去。
关于产品定位,南向江景坐阵,不做改善,怎么看都有点浪费。但基于趋冷的市场情绪半岛,有没有人买单,才是重中之重。整个老黄埔的大面积,其实都不太好卖。无论富颐、城光、中鼎,中小户型去化更快,面积真要追高,客户也不多。但双沙相对三剑客最大的优势,是位置更核心+一线南向望江。走纯粹的大平层产品,确实不太好走。或许,采用大小户型结合的方式,不望江或景观较差的做小户型,相应离地铁、学校更近,买家接受程度会更高。
如今的老黄埔,肯定是缺乏新盘刺激,需要新预期入场的。值此背景,双沙项目,好吧,是一城江山海,必将是搅动这池春水的鲶鱼。至于最终答卷如何,交给时间去证明吧,来群里,我们一起见证~